江淮晨报:红府超市,严把食品安全关

发布时间:2013-07-03阅读次数:
分享到:

    现如今,超市已经成为老百姓购买居家生活用品的主要场所,其中包括食品,无论是生鲜类还是成品包装,或是经过加工的熟食卤菜,不得不承认,老百姓餐桌上的大部分食物都是采购于超市。而食品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,超市食品安全问题也不例外,仅在合肥就拥有27家门店的红府超市,在把控食品安全问题上,有自己独到的做法和严格的规章制度,为提升员工对食品安全的专业认识度,主动要求相关部门给予专业指导和培训,防患于未然,为超市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!
    进店蔬菜农残检测,加强溯源机制,标准打包助品质
    就生鲜类而言,红府超市对每类进店蔬菜都会进行细心的农残检测,达标者才可上架售卖。为做好检测工作,市农委在红府三大主力门店提供了专业检测仪器,市商务局三绿办也同时为门店提供药剂试纸,并安排专家对门店销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。消费者也可以自己检测验证所购蔬菜是否安全。同时,超市加强蔬果溯源机制。为确保生鲜蔬果品质,与多个专业基地对接,扩大了生鲜基地直采比例,同时对所有合作客户进行索证索票备案,完善溯源机制。据红府超市的副总经理曹勇介绍,7月份超市将对所有电子秤进行全面升级,升级后的称电子秤加入了溯源码,通过溯源码可以了解生鲜产品从源头到最终端的信息,若遇问题,可以及时查出问题所在并最快解决。
    此外,红府超市将生鲜叶菜类蔬菜打包工作前移至周谷堆市场,通过专业人员专业操作,严格按标准开展打包工作,再按门店的订单分拣,并将打包好的蔬菜分层次放置标准筐,直接装车送至各门店。这样既减少了运输环节的损耗,又杜绝了用不透气的方便袋装叶菜导致的损耗,同时也保证了蔬菜的新鲜度。既保证了商品的卖相,提升蔬菜品质,也有效降低人力成本。超市制定了《生鲜蔬果验收标准》、《生鲜商品档案》两项制度,提出超市生鲜部核心是服务于门店,更是服务好顾客,生鲜部团队更有责任、有义务维护生鲜安全健康工作,与各部门一起保证超市食品安全。
    强化食品临保监管,主动申请学习专业知识
    红府超市运营部及各门店对食品类商品进店实行严把进货关,对预警日期商品,拒绝上架。各门店每月开展三次巡店自查,建立临保商品库存台账,及时促销与清退,杜绝有过期食品。曹勇告诉记者,在超市食品安全问题上,生鲜类反而相对好把控,包装好的食品操作起来较困难,原因在于超市采购前除了关注食品的保质期和品质外,具体食品的配料标准并不是都了解。超市曾遇到工商部门查处某食品,就是因具体的配料不符合标准。产品是厂家生产的,具体的配料要求超市方便并不了解,为此,超市方面向工商部门申请,由于企业大部分员工并不了解各项食品的配料标准,请工商部门对企业进行一些专业的培训,提升员工在食品安全上的专业知识,进一步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,超市也因此获得了好评。
    品质生活、乐享红府
    本着“品质生活、乐享红府”的经营理念,农超对接,天天新鲜品质;以生鲜为主,是红府超市的核心要素,为让进入超市里的生鲜更新鲜、更绿色,品质更好,从一开始,红府就坚持生鲜产品基地直采,既保证“货品齐全,不能缺货”,又达到“质量好,鲜度足”。在面对消费者日益多元化、个性化的需求下,红府超市凭借自己的努力,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,得到消费者和供应商的认可,未来的红府将继续根据各个店面目标人群的特点,有针对性调整商品结构,在变化中满足消费需求,打造一个真正实惠、便利、安全、个性、专家型的红府超市。


流量统计代码